赵光英:不离不弃陪伴瘫痪丈夫18年
0
不详
2015年03月31日

老话说的好,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很多人来说,普普通通十多年的相持守望已属不易,而佛荫镇留学堂村村民赵光英女士,却在丈夫下肢瘫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不离不弃18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朴实农妇的故事。
目前,赵光英在佛荫镇一家鱼庄打工,她告诉记者,这既可以挣点工资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到瘫痪的丈夫。随后,她带记者来到鱼庄里屋,丈夫豆朝林就住在那里,他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见记者来还不住向记者打招呼,看着妻子忙忙碌碌的为自己收拾整理,擦身换药,他开始说起这么多年来妻子对自己、对家人的默默付出,顾不得记者在场,豆朝林的眼角忍不住湿润了。
1997年豆朝林在重庆工地上摔下来,那一摔,豆朝林直接脊背骨断裂,两根钢板在保住性命的同时,也直接把他的余生钉死在了病床上。那一年,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才7岁,夫妻两个如今最愧疚的,就是两个女娃当年没上成学。豆朝林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大女儿没有读到她喜爱的师范学院,小女儿也只读了一个职业学院。
赵光英的事迹同时感动着街坊邻里,人人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她打工的佛荫镇醉美鱼飨老板赵世华更是不例外。赵世华说,熟悉赵光英的人都知道,她对丈夫和老人都很好,这种勤劳善良的妇女很难得。
其实,政府的嘉奖,众人的称赞对于赵光英并不重要,这位朴实的农妇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么多,像她说的那样,坚持下来只是因为那份爱与责任。
忙碌的赵光英,和记者来之前脑海中想象的一个被生活所累、愁容满面的妇女完全不一样,恰恰相反,记者忘不了她脸上洋溢的热情,那是对生活的希望,是一种被善良所滋养的宽厚和豁达。
(记者:李涓 实习记者:唐菱霞)
目前,赵光英在佛荫镇一家鱼庄打工,她告诉记者,这既可以挣点工资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到瘫痪的丈夫。随后,她带记者来到鱼庄里屋,丈夫豆朝林就住在那里,他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见记者来还不住向记者打招呼,看着妻子忙忙碌碌的为自己收拾整理,擦身换药,他开始说起这么多年来妻子对自己、对家人的默默付出,顾不得记者在场,豆朝林的眼角忍不住湿润了。
1997年豆朝林在重庆工地上摔下来,那一摔,豆朝林直接脊背骨断裂,两根钢板在保住性命的同时,也直接把他的余生钉死在了病床上。那一年,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才7岁,夫妻两个如今最愧疚的,就是两个女娃当年没上成学。豆朝林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大女儿没有读到她喜爱的师范学院,小女儿也只读了一个职业学院。
赵光英的事迹同时感动着街坊邻里,人人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她打工的佛荫镇醉美鱼飨老板赵世华更是不例外。赵世华说,熟悉赵光英的人都知道,她对丈夫和老人都很好,这种勤劳善良的妇女很难得。
其实,政府的嘉奖,众人的称赞对于赵光英并不重要,这位朴实的农妇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么多,像她说的那样,坚持下来只是因为那份爱与责任。
忙碌的赵光英,和记者来之前脑海中想象的一个被生活所累、愁容满面的妇女完全不一样,恰恰相反,记者忘不了她脸上洋溢的热情,那是对生活的希望,是一种被善良所滋养的宽厚和豁达。
(记者:李涓 实习记者:唐菱霞)
上一篇:汪荣——金鸭子村的“能人支书”
上一篇:“合江荔枝”成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