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汉代文物或列入巴蜀濒危文化遗产 川师大进行研究
0
不详
2016年09月09日

9月7日,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肖卫东副教授、郑轶、刘燕一行在泸州市文物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调研合江县文物保护现状。


合江县馆藏文物丰富,文物年代从秦汉时期跨越到中华民国,其中主要以汉代、宋代为主;文物类别以石器、石刻、砖玉,雕塑、造像,陶器等为主,约占74%左右;文物质地以石,陶为主,约占70%左右。合江历来为通往黔北的交通要冲,是盐、铁、竹木物资的集散地。这里,两汉时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农业发达,交通方便,汉代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影响着这一地区,其中以凿山为室以会神仙的社会风气以及“忠孝仁信节义”等人间现实场景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合江县境内崖墓有上千座之多,其众多汉代精美葬具(石棺、陶棺、木棺、石函),岩画和随葬品在今后都将在书中与大家一一见面。其中东汉秘戏对吻陶俑、东汉碾房交欢陶模型以及汉代画像石棺等堪称合江县“镇馆之宝”,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此次四川师范大学和合江县文物局联合开展的校际合作项目,主要以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汉代墓葬以及汉代时期的遗存为研究课题,出版的作品将纳入《巴蜀濒危文化遗产研究丛书》。
(合江县文物局:李招才)


合江县境内崖墓有上千座之多,其众多汉代精美葬具(石棺、陶棺、木棺、石函),岩画和随葬品在今后都将在书中与大家一一见面。其中东汉秘戏对吻陶俑、东汉碾房交欢陶模型以及汉代画像石棺等堪称合江县“镇馆之宝”,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此次四川师范大学和合江县文物局联合开展的校际合作项目,主要以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汉代墓葬以及汉代时期的遗存为研究课题,出版的作品将纳入《巴蜀濒危文化遗产研究丛书》。
(合江县文物局:李招才)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