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天天读·初心红合江。今天继续为您讲述红军来到合江的故事。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后,国民党调整战略部署,投入正规部队超过150个团,40万人,调动地方民团10多万人,共计五十余万人,在川、滇、黔边区围堵红军入川北上。

领学嘉宾晏小英 合江县党史正本编辑
1935年1月10日,蒋介石电令刘湘:“以有力部队向川南推进,相机进入黔北” 1月16日刘湘飞抵泸县,在泸县设立“南岸剿匪总指挥部”,指挥川军10多个旅40多个团,分三路进入合江、赤水、习水、土城、松坎以北,防止红军进入川南。此外,刘湘还令合江、纳溪、叙永、古蔺等12县组织联防,配合川军,阻截红军。
黔军王家烈四个师控制赤水河上游。新编第8师蒋在珍部向湄潭、绥阳方面推进;102师柏辉章部与103师何知重部向遵义、桐梓方向进攻;教导师候之担部在仁怀、赤水一带戒备。
红军面临敌军的重重围堵之中。

李亚群
中央红军进入黔北,敌军重兵围堵,中共泸县中心县委紧急在泸县瓷厂召开常委会。会议决定立即加强长江两岸渡口和农村工作,任命中心县委委员李亚群为南岸特派员,到合江石顶山组织武装暴动,牵制打击川黔敌军,策应红军,为在川南创建川黔边新的根据地准备条件。

石顶山位于我县五通乡(今九支镇)境内,与叙永县和贵州的赤水县接壤。石顶山峻岭纵横,山高林密,远离县城,是国民党统治较薄弱的地区。中共合江特支建立起就是地下党的主要活动区域。

李亚群化名李清泉,秘密来到合江县五通石顶山。当地进步民主人士邹华轩将李亚群安排在松柏园任私塾老师。李亚群以教书作掩护,联络了中共地下党骨干贾审修、袁崇杰和五通乡民团精选中队队长余德章、精选中队第三分队队长冯吉等进步青年,组织起义的武装力量。
针对当时饥荒严重的情况和群众的迫切要求,李亚群喊出 “破仓分粮”、“反对拉兵拉夫”、“抗租抗捐”等口号,得到石顶山群众的积极响应。1935年1月底,红军已经向川南推进,中央红军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分别抵进,距离合江县石顶山仅十来公里的七里坎黄陂洞和复兴场,已经接近合江车辋,川军正在赶往贵州赤水、习水一带堵截红军,还有继续增援之势,李亚群他们抓紧了武装起义准备工作。

1935年2月初,李亚群、邹华轩、余德章等人在石顶山红岩子秘密商谈,策划起义。他们商定:余德章统领精选中队三个分队武装,冯吉负责组织农民青年赤卫队,李亚群负责发动农民群众。他们制定了武装起义具体方案。
会后,李亚群火速专程向泸县中心县委汇报了石顶山情况,泸县中心县委肯定了合江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同意五通石顶山起义计划,并任命李亚群为石顶山武装起义特派员、政委,另委派杨其生同志为石顶山武装起义队长。


桂林园旧址+室内会议室
1935年3月初,李亚群、杨其生在石顶山的桂林园召开会议,研究武装起义具体事宜。李亚群、杨其生、余德章、袁崇杰、冯吉、任圣林、邹华轩、贾审修、向玉章、赵世咸参加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了起义时间、行动部署、口令等有关事事项。桂林园会议完成了石顶山起义的组织、动员工作,为石顶山武装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甘露 王浩天 通讯员: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