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革命老区——五通镇
0
不详
2016年03月24日

五通镇位于合江县西南部,距县城75公里,地处四县五乡镇交汇处。东面毗邻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南面与叙永县大石乡、向林乡接壤,西面与纳溪区打古镇交界,北面与本县九支镇衔接。全镇幅员面积约100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革命老区镇)、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和优美的石顶山自然风光。
2015年,该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9元,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5万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3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0万元,增长15.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58万元,增长48.2%。
一、富足五通向前行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工业强镇”战略,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帮助大奔往酒厂顺利融资复工复产。引导镇内6家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注重构架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引进商贸物流企业。2015年,新引进项目6个,商贸物流企业占到83%。其中泸州紫霄建材有限公司预计年营业额可达4000万元;合江县骏浩物流有限公司,年运输量预计30万吨;泸州富美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预计年纳税1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825万元,同比增长14.5%。
二、特色五通奔小康
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钗石斛、竹子、李子和高粱等特色产业,积极引进优质核桃、桃子、油茶、花椒,扶持发展养殖产业。截止2015年底,已建成石斛种苗和种植基地,面积共计3200亩,新增竹林面积2000亩,石顶红李子栽种12000亩,高粱10000亩,发展核桃、桃子、油茶、花椒等经济作物共计2000亩,年出栏生猪2.87万头、羊0.6万头,土鸡7.5万只,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
打造特色休闲观光旅游。围绕“旅游活镇”战略,依托距赤水四洞沟仅3公里优势,主动融入环赤水旅游发展线路,规划建设永合、李咀、石顶山三个休闲区,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依托五通金钗石斛、李子、桃子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产旅结合,开发绿色生态食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打造为泸州、合江、赤水近郊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平安五通唱和谐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依法治镇”、“六五”普法、“法律七进”活动,全面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在全镇营造知法、守法、用法氛围。狠抓信访维稳工作,为“平安五通、和谐五通”奠定群众基础。2015年,共接待群众来访44件,分解到相关部门积极化解;收到各级转来信访件21件,均已回复,无退办件;成功化解辖区内疑难纠纷19件。
强化安全生产。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五级五覆盖,五落实五到位”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检查非煤矿山32次,烟花爆竹56次,水陆交通102次,建筑工地28次、企业安全46次,督促整改隐患15起,查处违章126起,处罚26300元,安全工作总体形势较好,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安全事故。
四、美好五通宜居业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建15公里便民机耕道;基本完成全长20.3公里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路建设项目;木耳山供水站项目已建成运行,安装安全饮水管道48公里;完成雷沟、两河和玛瑙(原建制村)农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大两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和“洪流水库”项目勘测设计;石顶山、大沙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李咀村农业推广项目正有序推进。
新村建设成效显著。日处理污水500吨的五通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规范农村建房13宗,新建农房82宗,危房改造42户,极大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完成“块岩村村民委员会”改设为“块岩社区委员会”工作;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启动“中国荔城·幸福苗寨”李咀苗寨新村建设项目设计规划,力争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幸福家园。
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实现对中心校操场及教学楼修缮;成功举办苗族踩山节活动,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进步。邀请专家创作《石顶烽火》、《红军哥哥》等五通特色革命歌曲;在五通、永合、李咀、大沙等行政村建设村民休闲健身场所,安装体育器材2批次,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大力实施2131工程,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全年征收社抚费128.45万元;新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个,惠及辖区内90%以上的空巢老人,弥补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不足。
五、廉洁五通为人民
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原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便民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两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委书记上党课3次,其余班子成员开展党课宣讲8次;开展“走进解帮”活动,成立党员驻村帮扶小组,实现“镇、村、社”三级联动;开展清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查摆问题174项。
开展“六个一”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看守所等活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紧盯“四风”新动向,从严监管干部,保持正风肃纪和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2015年,该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9元,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5万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3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0万元,增长15.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58万元,增长48.2%。
一、富足五通向前行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工业强镇”战略,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帮助大奔往酒厂顺利融资复工复产。引导镇内6家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注重构架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引进商贸物流企业。2015年,新引进项目6个,商贸物流企业占到83%。其中泸州紫霄建材有限公司预计年营业额可达4000万元;合江县骏浩物流有限公司,年运输量预计30万吨;泸州富美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预计年纳税1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825万元,同比增长14.5%。
二、特色五通奔小康
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钗石斛、竹子、李子和高粱等特色产业,积极引进优质核桃、桃子、油茶、花椒,扶持发展养殖产业。截止2015年底,已建成石斛种苗和种植基地,面积共计3200亩,新增竹林面积2000亩,石顶红李子栽种12000亩,高粱10000亩,发展核桃、桃子、油茶、花椒等经济作物共计2000亩,年出栏生猪2.87万头、羊0.6万头,土鸡7.5万只,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
打造特色休闲观光旅游。围绕“旅游活镇”战略,依托距赤水四洞沟仅3公里优势,主动融入环赤水旅游发展线路,规划建设永合、李咀、石顶山三个休闲区,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依托五通金钗石斛、李子、桃子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产旅结合,开发绿色生态食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打造为泸州、合江、赤水近郊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平安五通唱和谐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依法治镇”、“六五”普法、“法律七进”活动,全面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在全镇营造知法、守法、用法氛围。狠抓信访维稳工作,为“平安五通、和谐五通”奠定群众基础。2015年,共接待群众来访44件,分解到相关部门积极化解;收到各级转来信访件21件,均已回复,无退办件;成功化解辖区内疑难纠纷19件。
强化安全生产。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五级五覆盖,五落实五到位”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检查非煤矿山32次,烟花爆竹56次,水陆交通102次,建筑工地28次、企业安全46次,督促整改隐患15起,查处违章126起,处罚26300元,安全工作总体形势较好,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安全事故。
四、美好五通宜居业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建15公里便民机耕道;基本完成全长20.3公里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路建设项目;木耳山供水站项目已建成运行,安装安全饮水管道48公里;完成雷沟、两河和玛瑙(原建制村)农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大两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和“洪流水库”项目勘测设计;石顶山、大沙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李咀村农业推广项目正有序推进。
新村建设成效显著。日处理污水500吨的五通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规范农村建房13宗,新建农房82宗,危房改造42户,极大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完成“块岩村村民委员会”改设为“块岩社区委员会”工作;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启动“中国荔城·幸福苗寨”李咀苗寨新村建设项目设计规划,力争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幸福家园。
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实现对中心校操场及教学楼修缮;成功举办苗族踩山节活动,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进步。邀请专家创作《石顶烽火》、《红军哥哥》等五通特色革命歌曲;在五通、永合、李咀、大沙等行政村建设村民休闲健身场所,安装体育器材2批次,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大力实施2131工程,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全年征收社抚费128.45万元;新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个,惠及辖区内90%以上的空巢老人,弥补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不足。
五、廉洁五通为人民
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原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便民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两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委书记上党课3次,其余班子成员开展党课宣讲8次;开展“走进解帮”活动,成立党员驻村帮扶小组,实现“镇、村、社”三级联动;开展清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查摆问题174项。
开展“六个一”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看守所等活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紧盯“四风”新动向,从严监管干部,保持正风肃纪和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上一篇:千年古县合江
上一篇:航拍合江太平湖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