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坝古镇驿道风
0
《少岷》
2015年03月31日


尧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川黔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合江县志》记载,尧坝场“明洪武中(公元1368—1399年)创建,当泸县、赤水交通孔道。”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现在保存基本完整的老街,人们依然在这里居住、经营、活动。人们追求现代的文明,又坚守着传统的习俗,是一个活着的古镇。
尧坝在北宋皇祐年间官方就设立了驿站,是川黔商道上的重要枢纽。驿道文明成就了尧坝从“幺店子—集市—集镇”一千多年的发展。尧坝,是背伕背出来的集镇,是马背驼出来的文明。淳朴的民风,沧桑的街市,多元的文化,会使你想的很多,很远……

秦统一中国后,在今合江县城南关修筑符关,是秦朝西南的边关。边关外便是夜郎国的领地了。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中郎将唐蒙奉旨率伕卒万余出符关出使夜郎。终使夜郎藩属汉朝。夜郎古道的开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是商道文化催生了古道沿途风格各异的古镇文明。
瑶坝
瑶坝,瑶族人聚居的坝子。

遥坝寨
遥坝寨,遥远的堡寨。遥坝寨,古老的边地军事要塞。
唐宋时代的泸州、叙永地区在隋代分属泸州郡和犍为郡范围之内。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即蜀之“边野”夷僚之地。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十一月,在泸州、叙永之北地区因“山僚作乱”,“僚方攻大牢镇”,卫玄说以利害,使“群僚”解兵,归附者十余万口。僚人之胜十分惊人。为控制边地,隋代采取“镇抚”的同时,在开皇六年(586年)开边县,加强管理的措施。据《隋书·地理志(上)》载,隋时泸州郡统县五:泸州、富世、江安、合江、锦水。唐代时,僚夷活动依旧频繁,难以控制,泸、叙地区只好继续开边,又增设了泸州和戎州(叙永)两县,同时也纷纷建立起一些羁縻州县(即入版图而无实利)。

遥坝寨市
遥坝寨市,遥远的边地口岸集市。


遥坝寨市后来为什么废弃而搬到现在的尧坝场所在地呢?因为遥坝寨市位于喻嘴河西岸,是接待往返于贵州与泸州之间贩运脚夫的“栈口”。当时,贩运商道是沿喻嘴河而行,为了少绕路,脚夫们到了河湾处时常要涉水过河抄近道,一般时节问题不大,但到了冬季河水冷得扎人,体质稍弱的不敢淌水,只能随河湾绕道,增加了不少行程。
宋元以后,一些背夫为减少涉水的麻烦,不在沿河走,而是改贴山脚行,现尧坝古镇的九龙聚宝山下地势平坦,贩 运的脚夫及马帮就靠山脚露天吃饭、休息。因有商机可图,遥坝寨市的有些人就在此搭起了茅草房,供应茶水、饮食,成了能遮风挡雨的“幺店子”。后来,随着过往遥坝寨市人的减少,这儿人流的增多,也就慢慢行成了集市。后来街基坎因火灾废弃更促进了现尧坝场在九龙聚宝山下的发展。
尧坝场
尧坝,以古代圣贤“唐尧”为典范榜样,建设新的家园,有着移民文化的烙印。

尧坝地名的变化,是尧坝文明进步的佐证,像一个个音符,激情着尧坝古镇驿道风的乐章。(完)
(文/赖培东 图/李贵平)
上一篇:一叶知秋
上一篇:金银花开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