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媒体关注> 今日要闻> 浏览文章
眉山东坡区委书记李明舟:把民生作为第一追求 始终做到一心为民
0 人民网 2015年12月21日
    人民网成都12月21日电(王军)几年前,眉山市东坡区面对造纸、建材、化工、饲料等传统产业散布的格局,该区区委书记李明舟逐户深入企业、乡村调研,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找原因、理思路、谋发展,并形成“东坡区经济上台阶要和群众得实惠结合起来”的共识,很快东坡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低污染、惠民生的发展路子,在眉山市发挥了核心增长极的带动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

李明舟看望基层老党员。(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胜利召开,眉山市东坡区也将开始一个新的五年发展时期。该区又有哪些规划,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将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区区委书记李明舟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

人民网:李书记,您好!作为全国优秀县区委书记,您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有怎样的理解、认识和体会?

李明舟:中央和省委的两个《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了信心,提出了具体办法。中央和省委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让我们方向更清晰、思想更解放、责任更明确。

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着眼破解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首次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建议》最突出的亮点和重大创新,是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流。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是我们直面发展问题的根本选择,要同时坚持。特别是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切合当下广大群众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构建美丽东坡,需要我们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恶化,鼓励企业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到既发展又不污染,要从层面上做减法,不断释放生态红利,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就是要消除贫困,减小差距,减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减小东西部差距,需要我们认真抓好扶贫攻坚,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掉队,真正实现富裕美好东坡共建共享。

李明舟与老人一起共度重阳佳节。(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东坡区是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十三五”发展目标有哪些?

李明舟: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提出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坚持“只争朝夕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这一主题,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做实民生、依法治区、从严治党”六条主线,奋力实现,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提质升位“两个率先”。

我们将认真分析对我区城镇建设、农村改革、创新发展等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政策,抓住四川省纳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转型升级鼓励改革、全区干部主动作为创一流的大好形势等机遇,科学合理制定我区“十三五”发展目标体系,锁定四大目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一是GDP总量及人均GDP实现“两个提前、一个确保”,GDP总量提前4年翻番,人均GDP提前1年超过全国水平,确保GDP总量和人均GDP到2020年增加两倍;二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实现“三个提前”,提前5年实现翻番,提前5年超过全国水平,提前1年增加两倍;三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实现“两个提前”,提前3年实现翻番,提前1年超过全国水平;四是扶贫攻坚工作实现“两个提前”,贫困村今年全部摘帽,贫困户提前2年全部脱贫。

李明舟在莲花村调研扶贫攻坚工作和阵地建设,(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而且民生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东坡区接下来怎么开展民生工作?

李明舟: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创新提出了党政爱民、政策惠民、产业富民、民生助民、和谐安民的“五民”理念,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践行发展为了人民。持续实施重点民生工程,每年向社会征集十大民生工程项目,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民生大事实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全区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比重达70%以上,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严守底线民生,必须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鳏寡孤独、因病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由于在衣食等基本生活支出之外,这类群体还面临着养老、医疗、教育等生活支出,导致这部分困难群众在同等保障标准下,难以承担沉重的生活开支,基本生活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对此,我区常年开展“雪中送炭”。

东坡区曾经是血吸虫病重灾区,我们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晚血病人和血检阳性者免费治疗政策,不但在医疗费用上减免,还保障了患者的来往交通。目前全区已投入5648万元,免费救治晚血病人3653人次,血检阳性者84094人次,阻断达标工作已通过国家验收。

同时,我们还根据东坡区实际,将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妇女宫颈癌、妇女乳腺癌等四类病种列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并逐年提高救助标准,共救助重大疾病患者4.3万余人次8384.33万元,临时救助4851人次306.03万元,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孤儿100%解决。几年来,累计投入7420万元实施专项助残工程,惠及贫困残疾人2.7万余人次;创新开展贫困儿童救助,将孤儿参照“五保”对象供养方式照顾,加大困境儿童、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力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90%;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1.9078万人次,9836.24万元。

去年我们将贫困残疾人、环卫工人、五保户、困难军烈属和大年三十、初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纳入走访慰问范围,共发放春节慰问金1600万元,今年将进一步拓宽慰问覆盖面,通过实际行动,把温暖送进群众的心里。

李明舟在社区调研。(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12月12日,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区域品牌——东坡泡菜地理标志产品榜上有名,品牌强度为675.0,品牌价值为104.65亿元。请您介绍一下“小泡菜”是怎样做成支撑东坡经济的大产业的?

李明舟:泡菜在我区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老百姓制作泡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分散的泡菜作坊难成气候,必须集中集群发展。2012年,经过政策咨询和调研论证,我组织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泡菜产业园区,在泡菜原料基地建设、技术研发、质量安全等方面研究制定了20多项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小泡菜成为大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立足泡菜食品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中国泡菜名城。

一是把技改升级作为壮大泡菜产业的第一抓手,近五年投入140多亿元,实施了150多个泡菜食品技改项目。在持续技改推动下,全区泡菜食品企业达到60家,其中规模以上36家,年加工蔬菜达到140万吨。泡菜食品产业产值连续三年逆势上行,实现产量和价格两个30%的增长,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30亿元、税收2.5亿元。二是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聚力打造中国泡菜城,建成国家泡菜质检中心、泡菜博物馆、泡菜产业研究院、泡菜文化广场、泡菜风情街、万亩蔬菜基地,入驻了26户泡菜食品企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三是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采用“稻菜轮作”方式,建成万亩原料蔬菜示范基地6个,带动15万户农户种植蔬菜30万亩,每年人均种植蔬菜收入达到2500多元。

其次,我们十分注重品牌质量,把它作为泡菜食品产业的生命线来保障。一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建立产学研联盟,每年投入1亿多元,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每年研发新产品100个以上。泡菜微生物分离、盐水回收、低盐发酵等1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直投式乳酸菌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严格质量监管,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关停13户环保和质量不达标企业。牵头制定了第一个中国泡菜行业标准,东坡泡菜成功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和“产地证明商标”,获得6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9家企业具备进出口资格,产品远销日韩、欧美70多个国家。三是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连续举办7届泡菜国际展销会,持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电商营销,网络销售额已过千万;鼓励企业加大广告宣传,登上“大雅之堂”。

最后,为了推动泡菜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强化要素保障。近年来,我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为泡菜食品企业建成110KV变电站1座、10KV电力线路3条,即将开工建设1座110KV和1座35KV变电站。今年,新增天然气和自来水管网5000多米,水、电、气和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泡菜城至岷东大道连接线、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性奖励力度,对新引进项目,按当年固投5%的比例,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对技改项目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新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的,给予20—50万元奖励;对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的,每年给予20万元研发资金;对在省级以上电视台进行自主品牌宣传的,按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三是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泡菜食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短短三年,泡菜食品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在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上演完美“逆袭”,实现产量和价格两个30%的增长,产值达到130亿元,“小泡菜”做成了支撑东坡经济的大产业。

李明舟在镇 南村听取“村两委”班子对党建工作意见建议。(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